加气站设备气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LNG加气站气损和解决措施,LNG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逐步被作代用汽车燃料使用,伴随中,如何解决损耗问题已成为公司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关键问题之一。
气损原因
1.设备制造水平:LNG储罐、真空泵池等设备在目前工艺水平下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绝热状态。
2.人员操作水平:人员操作主要体现在来那个方面,一是卸车操作不得当,二是加气完成的系统处理,加气完成后,泵会停止运行,这时候,泵池及管道中会有许多残留液体,这部分液体气化速度相当快,基本通过泵后回流管回到LNG储罐的气相空间,造成LNG储罐压力快速上升,被迫排空LNG储罐。
三.防控管理不严格。lng储罐压力达到排放压力需进行放空时,操作人员不严格监控,
外部因素
一是许多lng加气站运行之初,加气车辆太少加气量达不到设计规模,导致LNG储存时间过长,加气间隔较长,管道内液体滞留时间长,吸热多,下一次加气时,打循环后这部分热量回流的储罐,造成储罐升温
气损控制点解决方式
设备方面
由于目前的真空设备制造技术条件,设备无法达到绝对真空状态,只有尽量的采取措施来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设备尽量采用绝热效果好的设备,如用真空缠绕储罐代替珠光砂填充的
LNG储罐要定期检验真空设备及真空管道的真空度,不合格时重新抽真空,使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人员操作方面
规范lng加气站各项工艺流程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加气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
卸车时必须平压,而且平压操作时,必须使储罐气相与槽车液相连接平衡压力,气体进入槽车时可
以液化平压完成后,储罐会稳定在在一个较低压力值上。严格执行采用储罐气相气体对卸车管线进行置换三遍的方式。
卸车后期,在槽车内LNG卸完时,通过倒阀门,储罐进液方式由上进液改为下进液,把槽车内的BOG卸至储罐,此方法可以使槽车的压力降至0.3mpa上下,可以减少卸车损耗约
80kg卸车后期根据泵池进液情况,将潜液泵频率调整到80HZ左右,降低潜液泵出液流量,来保持泵池的进出液流量平衡。潜液泵频率最高不的高于95HZ
定期检查加液控制阀是否内漏,检查方法为空枪加液如显示屏显示有加液量可判定为阀门内漏需更换阀门主垫片或阀芯。加液时如果加气控制阀在未起跳时加气软管会有吱吱的声音,也可判定为内漏。
在放空时,放空阀需缓慢开启,现场必须留人看守,压力降至正常值时及时关闭放空阀。
本文标签: